全球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讯

太突然了,香港买房无需再缴付印花税!

发布日期:2024-02-29

2024年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取消所有楼市“辣招”(楼市调控政策),即刻生效,所有住宅物业交易不再需要支付额外的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当日,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楼市“撤辣”主要受到三方面影响。首先,香港楼市交易低迷;其次,房价已经大幅回调,目前香港的房价已回到七年前水平,即2017年前的水平;第三,香港土地市场交易低迷,去年香港的多个地块都出现流拍现象。

 

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于2月27日公布的数据,1月份香港楼价指数降至306.4,为2016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月度跌幅扩大至约1.6%;同比跌幅扩大至逾9.4%,为11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截至2024年1月,香港住宅售价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对于香港楼市“撤辣”所带来的影响,香港九龙居民李小姐向记者表示:“还需要观望,香港购房需求仍然强劲。”

 

2月28日,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记者指出,香港特区政府“撤辣”的背景是香港房价跌至7年最低点,而下跌的原因之一是市场普遍对“去辣”的预期,导致浓重的观望以及交易量不断下滑。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2月27日公布,1月住宅售价指数跌至306.4,是2016年10月以来最低,按月跌幅扩大至约1.6%;按年跌幅扩大至逾9.4%,是11个月以来最大。而自2016年10月以来,香港住宅售价指数在2021年9月到达最高峰,为398.1。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1月,香港住宅售价指数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另外,李宇嘉指出,2023年香港楼市涉及“辣招”的交易量创下新低。单计去年全年三大辣税交投量共录约2811宗,创2014年三项住宅辣税征收后有纪录以来新低,而去年辣税收益约59.89亿,连续2年金额不足60亿,辣招的意义在减弱。

 

据了解,香港楼市的“辣招”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11月。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资料显示,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风险,特区政府于2010年11月19日推出了额外印花税,该税率为转售交易金额的5-15%,适用于2010年11月20日或之后以个人或公司名义购入的住宅物业,并在2年内进行转售的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住宅印花税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打击炒房客。当时,特区政府将“额外印花税”分为3个不同的税率,对于6个月或以内进行的转售交易,税率为15%;对于6个月以上至12个月之间的转售,税率为10%;对于12个月以上至24个月之间的转售,税率为5%。这也意味着,持有物业的时间越短,额外印花税的税率就越高。

 1709173478450162.png

在后续几年中,随着楼价持续上升,特区政府进一步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从2年延长至3年,并推出了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其中,买家印花税主要针对所有非香港永久居民或以公司名义在香港购买住宅的买家;而新住宅印花税则是针对所有在港购买首套房以外的买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全面“撤辣”之前,去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对楼市进行了“减辣”。2023年10月25日,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时表示,考虑到香港未来房屋供应的持续增加,政府决定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从3年缩短至2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并对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

 

在谈及内地政府是否可以效仿香港的楼市“撤辣”时,李宇嘉表示,“对于内地来讲,不太可能全面退出税收来稳楼市。一方面,房地产税收占到总税收收入的20%左右,相关产业链结合在一起占到30%以上,地方依赖度较大,不太可能撤去;另一方面,国家要告别房地产依赖,转向内需、科技创新的实体经济主导,不太可能彻底退出地产税收,给市场传达错误信号。”李宇嘉说道。

 

此外,李宇嘉还指出,内地楼市低迷,根本原因在于供求关系逆转、旧模式不可持续,而不在于税收。因为,在楼市火热时期,即便当时税收很重,也阻挡不了楼市的下行。在楼市供求关系逆转后,即便利率降到历史最低,即便热点城市增值税免征期收缩,也阻挡不了楼市下行。


标签:

家叶集团覆盖全球超过1000+合作伙伴

大洋洲 欧洲 亚洲 北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参与活动
*活动名称
*姓名
*电话
微信号
邮箱
参与人数
专家在线